强化劳动能力培养,增强劳动服务本领 —-体育学院学生运动急救能力培养计划正式开讲
为帮助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系统掌握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切实提升学生的运动安全防护能力,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学生劳动能力培养与劳动技能提升,2025年10月31日,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举办第一期“守护青春,‘救’在身边——学生运动急救能力培养计划”主题讲座。活动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兼学工办副主任姜昆老师主持,吸引了全校多个学院的165名学生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邀请专业运动康复机构Dr.Sport任凯玲、靳文卓两位资深康复治疗师走进校园,通过“理论授课+实操训练”的双轨模式,在传授专业急救知识的同时,同步锤炼学生劳动实操本领,为其未来职业发展与健康生活筑牢基础。
理论授课环节,任凯玲治疗师以“运动损伤防治与康复”为核心主题,系统讲解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科学预防策略、现场紧急处理流程及后续康复训练方法。她特别指出,运动损伤的预防需贯穿科学训练规划、合理恢复安排、功能性筛查等多个维度,且损伤的防治与康复过程本身就是劳动技能的实践过程,要求学生以严谨细致的劳动态度对待每一个操作细节。此外,她还针对伤后康复锻炼的阶段性安排、支持带的正确使用技巧、局部与全身协同治疗方法等内容展开详细阐述,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清晰。
理论讲解结束后,靳文卓治疗师带领学生进入实践互动环节,将劳动技能培训落到实处。他先是规范演示了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中的7个核心测试动作,动作标准、讲解通俗,让学生快速理解动作要领;随后聚焦实用急救技能,现场教学崴脚后的应急绷带包扎方法及运动前关键部位(脚踝、手腕等)的防护包扎技巧,并细致演示肌内效贴的裁剪与粘贴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实操练习,主动配合演示的同学还获得了定制小礼品,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将活动推向高潮。
讲座尾声,同学们围绕日常训练中遇到的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实际问题,向两位专家请教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学院肖玺耀同学在交流中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我系统掌握了运动急救与康复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在实操过程中提升了劳动动手能力,培养了严谨认真的劳动态度。”
据悉,“守护青春,‘救’在身边——学生运动急救能力培养计划”包括5堂课程,分别是理论讲述教学以及足篮排大球运动、乒羽网小球运动、田径和武术四场室外实践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旨在培养运动损伤急救技能,在专业工作中锤炼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服务意识。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创新开展体育+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实现以体育人,劳动育人,为新时代大学生五育并举建设注入活力。






初审:姜 昆
终审:张体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