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科研专项课题
申
请
书
课 题 名 称
负 责 人
申 请 日 期
联 系 电 话
一、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
课题名称
|
|
负责人
|
姓 名
|
|
性 别
|
|
职称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工作单位
|
|
电子信箱
|
|
通讯地址
|
|
邮 编
|
|
联系人
|
姓 名
|
|
性 别
|
|
职称
|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
工作单位
|
|
电子信箱
|
|
|
通讯地址
|
邮 编
|
|
|
主要参加者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务职称
|
承担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的主要成果
|
|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
|
经费来源及数额
|
|
|
预期完成时间
|
|
|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主持的重要课题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
主持人
|
课 题 名 称
|
课题类别
|
批准时间
|
批准单位
|
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
|
|
—3—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
—5—
六、课题负责人承诺保证书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保证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时提交年度汇报,接受中期检查,不借课题研究之名,谋取不当利益,同意本课题研究成果归中国教育学会学会与本课题组共同所有,同意中国教育学会将本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术推广和相关活动。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项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经费和其他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6—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4项,其中必含结题研究报告)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九、推荐人意见
不具备《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的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
|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 )
|
—8—
十、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
评审组人数
|
|
实到人数
|
|
表决结果
|
|
赞成票
|
|
反对票
|
|
弃权票
|
|
|
专家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
十一、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