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益博博士指导本科生团队研究成果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发表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赵一畅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Comparison of the temporal and technical-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badminton men’s singles under different competition formats》在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在线发表。该期刊致力于发表心理学与行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涵盖认知心理学、持拍类运动项目比赛表现、运动表现心理以及神经科学等主要方向,尤其关注竞技体育情境下运动员的决策机制、情绪调节与行为控制等相关议题。该期刊被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被评定为“JCR-Q1,中科院3区,影响因子2.9(2023年)”期刊。该论文是我院本科生赵一畅(第一作者)在老师张益博博士(通讯作者)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赛制(21分制个人赛与11分制团体接力赛)对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在时间结构、技战术运用及得分模式的影响。研究选取2024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项目中的40场比赛作为样本。结果显示,个人赛中运动员更多使用搓球、挑球等网前技术,团体赛则更倾向于采用吊球与拦截等技术。在得分模式方面,个人赛以非受迫性失误为主,团体赛中受迫性失误占比更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赛制对技战术应用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21分制,11分制在维持较高比赛强度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比赛时间,降低体能消耗,并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与技术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为赛制调整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训练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与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赵一畅: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本科生,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
诸艾青: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本科生,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
张思越: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本科生,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
张益博:博士,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羽毛球教学与训练。
初审:吉丽慧
复审:王君洁
终审:张美珍